电脑早教不利儿童的大脑成长

· 2005-07-14
点点滴滴 儿童教育

如此高消费是否合理暂且勿论,把电脑作为一门课程列入“小一生”的“教育大纲”,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就值得商榷,是利是弊更应引起我们关注。

“教育生理学”认为,儿童的智力成长,有赖于手脑并用,大脑指挥手,手的活动又反馈回大脑,如此反复循环,才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;所谓“十指连心”,“心”指的就是大脑。对尚在发育的孩童,“点鼠标”与“动手做”是两码事。

比如画画制贺卡玩游戏,如依赖于电脑,手的动作就变得简单化和机械化,自然弱化了对事物的感知,不利于大脑发育和智力成长;而用手来操作,那种对线条、色彩、形状、质感的体验以及实践获得的愉悦,能对大脑形成良好的刺激,这绝非电脑所能比拟。让他们用电脑打字写作更不可取,不但减少了练笔和认字的实践,也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。

若要提高电脑水平,电脑怎样“早教”也无补于事。一般性的电脑应用,智力正常的人,一二个月的训练就可以掌握;电脑的升级换代很快,“早教”对其将来的电脑应用,没有什么实际意义。电脑是综合性学科,需要的是高等数学、编程设计等等相关知识。要成为电脑人才,即使孩子是“电脑高手”,不接受高等专业教育是不可能的,除非是比尔.盖茨这种极罕见的天才。

可见,电脑技术不像小提琴、体操和足球等技艺那样,要从娃娃抓起。某些项目要从娃娃抓起,是因为与肢体的要求有关,比如指法、脚法、身体的柔韧性、专业的触觉和感觉,这些少儿阶段比较易于练习和塑造。电脑也有一定的指法要求,但跟年龄的关系不大。据说有些小学生在电脑上“取得不小成就”,但从有关报道看,不外是制作贺卡、游戏竞赛、绘画划图之类,但这些从预置程序得到的“成就”,能证明他们智力高于其他学生吗?

面对小学“电脑热”的每况愈盛,早有教育专家警告,孩子的智力培养和开发,应更多地重视“手做”的实践而不是点击鼠标,电脑课程至少要放到小学五年级。教育的方式、内容与被教育者的年龄、生理,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,把小学电脑课视为一种优质教育,是个很大的误区,它将会对学生的脑智成长带来不利影响。

这绝非危言耸听,教育部门应对此组织研究和论证。

  • 本文作者:恩爸
  •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irit.com.cn/archives/6/
  • 版权许可: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
  • 友情提示:本文更新于2022年08月12日,已超过227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
  • 计算日期的ASP脚本
  • 偶的游戏生涯

已有 2 条评论
  1. ejsoon

    同意本文觀點。電腦的問題在於,它對孩子的脊椎、眼睛的傷害,表情呆滯,乃至使人性情變的冷漠,成為「木頭人」。

    ejsoon November 16th, 2022 at 02:43 pm回复
  2. 李猫球

    05年时担心电脑对儿童的影响,现在变成智能手机了……

    李猫球 January 30th, 2023 at 10:22 am回复
取消回复

说点什么?

本站已经运行0天 © 2005- 大嘴狗狗. - Typecho & Moricolor - 粤ICP备18101800号 - 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5553号